历史上有哪些因果报应的故事
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在齐灵公病危时迎立故太子吕光,杀太傅高厚。吕光即位为齐庄公。
崔杼在给大夫棠公吊丧后,不顾礼制娶了棠公遗孀东郭姜。齐庄公又东郭姜通奸,留下了“绿帽子”的典故。崔杼恼羞成怒,与宦官贾举、东郭姜设计在自己家中弑杀庄公,立其弟柞臼为君,即齐景公。齐国太史公于是记载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杼杀了太史公,他的弟弟也如此记载,同样被杀。最后一个弟弟这样写时,崔杼才放过了他。这是中国历史有记录的第一个文字狱。
后来崔杼的儿子们互相争权引发内讧,左相庆封乘机讨灭崔氏,崔杼和东郭姜上吊自杀。齐景公又曝戮其尸以解恨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近千年之后,齐国太史的命运在崔氏后人身上又重现了。北魏时期,出身清河崔氏的大臣崔浩奉太武帝拓跋焘之命编写国史时,秉笔直书,揭露了皇族拓跋氏一些不光彩的早期历史(应该包括拓跋六修弑其父拓跋猗卢、拓跋绍弑其父拓跋珪)。很多平时就对崔浩不满的鲜卑贵族看到这些记载后,纷纷向拓跋焘指控他有意暴扬国恶。最后,拓跋焘下令诛杀崔浩,夷灭三族。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、姻亲范阳卢氏、太原郭氏、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。史称“国史之狱”,中国历史上又一著名文字狱。而拓跋焘后来也被中常侍宗爱弑杀。
1945年德国古斯塔夫号轮船载着一万多人撤离东普鲁士,结果被苏联海军潜艇部队送进了龙宫,九千多人喂鱼,德国人用潜艇击沉敌国的舰船,结果被"以彼之道还施彼身"了,算不算报应!
看看秦始皇吧!统一六国,人同文车同轨,统一度量衡,功绩不算小。因为没有研究各国的文化,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杀戮太重,朝堂之上,正义之士太少,才导致赵高弄权,旧贵族势力兴起,秦朝二世而亡。
呵呵!朋友们不只是因果报应,还有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呢?其实意思都差不多,只是后面的比较通俗易懂一点,我想的那些因果报应最突出的事是秦桧与岳飞,当是情景是无法看到了,从正史还是野史的观察,意思都差不多的,当时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情况,是秦桧把岳飞给陷害了,人家岳飞死的临期,凛然,纵是一死也没有丢掉作人的骨气,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,使人人敬仰。在反观秦桧,随然当时义气封发,东窗事发后,其子秦喜(应该是繁体加火字旁)力图继承相位,被宋高宗拒绝,从此走向衰落,呵呵这个衰落不一般,有时间我再和大家一起聊!后来经宋孝宗的查阅为岳飞平了反,使后世子孙能够扬眉吐气,反观秦桧死后被剥夺爵位,改谥号缪丑,死后也不得安静,现在人还比喻最坏的人拿秦桧来比喻,并且专门塑像跪在岳飞的灵汶前,被后世人称为遗臭万年!
你读过哪些写雨十分优美的句子或诗词
关于雨的诗特别多:钟山风雨起苍黄。红雨随心翻作浪。大雨落幽燕。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过雨轻舟泛若耶。留得残花听雨声。淸明时节雨纷纷。风雨送春归。烟雨满苍苍。东边日出 西边雨。渭城朝雨邑轻尘。好雨知时节。山色空蒙雨亦奇。夜来风雨声。天街小雨润如酥。久旱逢甘霖。寒雨连江夜入吴。巴山夜雨涨秋池。昨夜一霎雨。珠帘暮捲西山雨。红销雨霁。雨中春树万人家。夜来卧听风吹雨。积雨空林烟火迟。满山风雨送人看。斜风细雨不须归。林花过雨相争发。空山断雨后。空山新雨后。雨中黄叶树。宜未雨绸缪。
写雨的古诗很多,各有特点,个人感觉:
最有气象的是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,中有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句。
最有情致的是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,中有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句。
最有韵味的是韩愈的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其一,中有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句。
最美妙的是苏轼的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》其二,中有“山色空蒙雨亦奇”句。
最悲情的是杜牧的《清明》,中有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句。
最悲壮的是秋瑾女士绝笔诗,仅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一句。此句出自清人陶宗亮的《秋暮遣怀》。
谢邀!
谢邀。
数之不尽,就说几个能马上想到的吧。
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。
太美了,秦少游所作,也只有如此敏感细腻的诗人,才能写出如此清新精妙的千古绝句吧。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一片丹心图报国的陆游,心底也蕴藏着另外一个小世界。虽叹南宋偷安之名,但这临安城里杏花春雨,谁不想小住几天?
写雨的诗词很多,倝愈的《初春小雨》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近看遥卻无
杜牧的《淸明》清明時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司马光的《客中初夏》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當户转分明,其二《有约》黄梅時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
王駑的《春晴》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後全无叶底花。
朱淑贞的巜落花》莲理枝头花正开,妒花风雨便相催。一
范成大的《村庄即事》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裹雨如烟。
苏轼的《湖上初雨》水光㶑 灔晴偏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还有很多就不说了。
历史上都有哪些特别让人咋舌、好玩的事情
历史上谥号为灵的国君基本上都是逗比,他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杯具!
晋灵公生性残暴、喜欢奢侈。有一次站在高台上看街道上面的行人,突发奇想,叫侍卫送来了弹弓,专门往行人头上打,观看行人惊恐躲避的样子以取乐。
晋灵公还特别喜欢养狗,给狗穿上华美的衣服,甚至给狗安排晋国大夫的俸禄;
因为赵盾老劝说晋灵公别老养狗,干糊涂事,晋灵公就想着把赵盾杀了。第一次派遣了一个刺客,刺客大半夜去行刺,看到天不亮赵盾就穿戴整齐准备上朝,刺客心想:“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,真是百姓的靠山。杀害百姓的靠山,这是不忠;背弃国君的命令,这是失信。这两条当中占一条都是罪过,我还不如去死!”于是这名叫鉏麑的刺客就一头撞死在赵盾庭院的槐树上。
第二次晋灵公在一次酒局上派养了许久的猛犬来咬赵盾,赵盾的司机兼保镖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,打死猛犬。赵盾说:“抛弃贤人,使用恶狗,虽然凶猛,有什么用?” 他们两人与兵士边打边退。结果,提弥明为了保护赵盾战死。
晋灵公的恶作剧没能持续多久,就被赵盾的家臣刺杀了,被谥号为灵。
春秋历史上要说贤明的君主可以说很长很长,但要说最残暴的君主,绝对有楚灵王一席之地。要知道他能当上君主就是杀了自家侄子然后自立为王。
一次,楚灵王派兵攻打吴国,俘虏了参与杀了齐王躲到吴国的齐国大臣庆封,楚灵王就把庆封拉出来游街,并向着老百姓宣布说:“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。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,欺压老百姓,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。“
庆封便反唇相讥说:“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围那样。杀死了自己的国君,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。还要强行让诸侯们支持他。”
楚灵王恼羞成怒,就杀了庆封全家。
一年冬天,楚灵王又发兵去打徐国。当时正值下雪天气,士兵们身着铁甲。手执兵器,暴露在风雪之中,寒冷难耐。灵王却身穿“腹陶裘“,外披“翠羽披“,头顶皮帽,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,站在中军帐前观看雪景,连声赞叹“好雪!“
说话当年萧何临终前,汉惠帝刘盈拉着他的手说:"萧叔,你可是把一辈子都丰献给我大汉朝哇,你这一走,我可怎么办呢?"
萧何说:"领导,你放心吧,这事儿我早就替你想好了,我哥们儿曹参这人不错,我对他知根知底,就让老曹接我的班吧。"
就这样,曹参接替了萧何的工作,可他整天遛遛狗,逗逗鸟,吃喝玩乐,无所事事。
刘盈看到这种情况,心里不高兴了。
他想,萧叔是不是临终前糊涂了,怎么给我推荐这么一个人?这工作态度可不行呀,得找机会找他训训话。
这天,刘盈约曹参喝茶,曹参屁颠儿屁颠儿就去了。
见了面,刘盈问道:"老曹,你这人怎么回事啊!正经事不干,天天这么逍遥快活的,这小日子过得可是比我还滋润呐!今天你必须给我个说法,不然你就看着办吧!"
曹参不慌不忙,品了一口茶,没回答他,却问道:"领导,你先说说你和你爹相比,谁厉害?"
刘盈他爹是刘邦,论能力论功绩,他当然比不上他老子了,就答道:"那还用说,当然是我爹厉害了。"
曹参又喝了一口茶,接着问道:"那你再说说,我跟萧何相比,谁更牛逼?"
刘盈一听,我擦,这还用问,就你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儿还想跟萧叔比?答道:"你当然比不上萧何了!"
曹参听后一拍大腿,说:"领导,这不就对了!你不如你爹,我不如我兄弟萧何,该干的他们都干了,咱俩还折腾个啥子!你爹比你厉害,你就老老实实听他的话照他的做的就行了;我兄弟萧何制定的政策让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,我顺着他就中了。领导,你说咱还操恁大心干嘛?"
曹参这一番话说得唾沫星子乱飞,刘盈一听,哎哟,不错呀,人家老曹说得有道理嘛,于是就让曹参回家继续喝酒吃肉了。
有红雨,说历史,品人文,悟道理,我是红雨讲一个:“30辆车建国:卫国贫民逆袭记。”的故事。鸡鸭猪狗羊都需要别国给的卫国慢慢变强。这之前因为有个爱养鹤的奇葩君王而灭亡。
春秋时是一个鼓角争鸣的时代。齐桓公率先称霸,会盟天下诸侯。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,历经磨难后,励精图治紧随桓公称霸。秦穆公霸西戎,楚庄王霸天下。吴越争霸三十五载。然而有这么以为诸侯王,虽然不是霸主,却在春秋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,就是卫文公。
卫文公的爷爷卫懿公有个奇葩的爱好,喜欢养鹤,不理朝政。卫国被搞得乌烟瘴气的,甚至还安排鹤当官。戎,狄看到卫国不行,抓住机会攻打卫国。卫懿公带兵打仗,想要再征用一些百姓。国人都不愿意去,说:“让你的鹤去帮你打吧。”于是一哄而散。卫懿公带着军队到去了,结果打败,自己也死了。后来卫国就亡国了。
等到卫文公继位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凄惨形容,基本上空有一个国君,什么也没有。他的舅舅齐桓公看不下去了,帮他把戎狄赶了出去。可是卫国找来找去剩下了遗民730人,连鸡鸭猪狗都是齐桓公派人送了一些过去。卫文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上了国君。
他带领着730人和后来有陆陆续续找回的卫国人,一起筑城墙、宫殿和房子,一些富有同情心诸侯国也来了一些人帮忙。卫文公夫人的衣服都是诸侯国捐赠的。艰苦条件下,卫文公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只有战车30乘(四马一车为乘<音:剩>)的小国。建国后,卫文公认真的选拔人才,鼓励国民努力耕作,还开辟商路和周围国家好好做生意。过了几年卫国终于慢慢发展起来,战车达到了300乘,而且国家富有,和周围国家相比差减小了。后来,卫国在春秋时期的会盟和战争中都有一定的话语权,这和卫文公的政策十分不开的。
感谢您的阅读,欢迎您的评论和点赞,我们一起讨论更多。
期待您的关注,再次感谢。
参考资料:
《史记》《新编上下五千年》
如果古代也有头条的话,我想一定也是异常火爆,毕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儿,不仅量大,而且趣味性又足,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
那是最早的网红,那是最早的明星,那是最早的苏坡斯达!
在那个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,没有狗仔、没有娱记,能成为网红实在是不容易,今天我们就来看看,那些网红们是如何火透半边天的吧!
时至今日,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的倒霉人或者事儿,总是能第一时间引起大家的共鸣,毕竟都喜欢看热闹的嘛,但别人中彩票、娶女神这样的消息虽然喜闻乐见,痛苦的却是自己,倒不如看那些倒霉蛋来的更顺心,
古人也是一样一样的,没事八卦一下谁谁怎么作死
,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
比如不要随便乱吃东西,否则就会像大诗人孟浩然一样!话说当时孟浩然背部患疽,却偏偏要在好基友王昌龄来探望的时候,狂吃海鲜。蛤蜊扇贝小龙虾是一样不少,不仅如此还狂饮啤酒(酒是要喝的,但不会是啤酒)结果就是给自己吃死了
不作就不会死啊!明明患疽就不要吃发物了嘛!跟现在某些老太太为了给孙子包饺子吃,把人家水仙花给割了一样,都是典型的没事找事儿
如此倒霉的孟浩然,让我们记住了一句话,不作就不会死啊
所谓一举成名,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动作,一句话,一个表情,而语言永远让人印象深刻,比如形容一个人是白痴,一句213足矣(不知道的可以查查)
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,一次丢人丢到家的失败行动……
(卡斯特罗)
1961年初,肯尼迪刚坐上总统宝座没几天,中央情报局就火急火燎的送了一份报告过来。大概意思就是:总统啊,你看咱们后院那个古巴,那个卡斯特罗有点太闹腾了啊!要不,咱们削他一顿?
说的也是,本来和苏联就关系紧张,天天想着互相灭了对方,这下后院又来了个古巴,心里很不爽啊。
但是肯尼迪心里没底,人家好歹也是个国家,难道就随便嘚瑟一句:“你瞅啥?”然后开打?
然后中情局就开始忽悠了:总统你放心,我们已经搜罗了一大批的古巴流亡人士,他们热情、专业,而且已经被我们训练好了,都是特战精英,削死小卡绝对没问题。
其实中情局培养的“古巴旅”,当时人数达到了1500人。下辖4个步兵营、一个摩托化营、一个空降营、一个重炮营和几个装甲分队。不过肯尼迪不知道,这些所谓的精英战士,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人,其他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流亡者,完全没有战斗力。
但是,中情局大义凛然的告诉古巴旅,不要担心,你们先上,后面还有美国百万雄兵做后盾呢!其实,这完全是在坑人。
总之,肯尼迪同意了这次行动。
美国人当然不会直接出面,只是提供了8架C-54运输机、14架B-26轰炸机、10艘登陆舰艇作为支援。
对于有些人来说,工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,但对更多人来说,他们希望工作就是工作,生活就是生活,两者互不打扰才是最佳的生活状态。
这一点即使是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。
你能想像两方士兵白天还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,到了晚上却一起挤进同一家酒馆,坐在一起开怀畅饮么?
这可不是什么影视剧剧情,而是真正发生在历史上的故事。
1992年,超级大国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后,这让原本的加盟个摩尔多瓦陷入了一场内乱,原因是国内民众分成了两派:一部分是想跟西方国家搞好关系的亲西派,另一部分是想和俄罗斯亲近的亲俄派。
双方因为立场不同而爆发了激烈的争执,本着说不通就打到服的宗旨,这种分歧很快就上升到内战级别,两方人士纷纷拿起了武器,誓要拼个你死我活。
一开始,双方还只是使用轻武器武装自己,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,双方的武器装备越发“重量级”,火箭炮和重卡车都被派上了战场。
而在此期间,因为亲俄派出现了火力不足的情况,他们甚至派出了70多民老奶奶去抢劫俄军驻扎部队的武器,结果这群老奶奶真的把俄罗斯军队的坦克给抢过来了。
我要说的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,叫晋景公。
事情是这样的,这个景公又一次生病,就做了一个恶梦。那时候君王做梦可是了不得的事情,都会有专门的人进行解梦,预测国家君主走势,这个景公也不例外,把解梦的桑田巫传唤过来了。景公就问这个桑田巫,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,梦见什么什么巴拉巴拉的,很可怕。桑田巫一听就邹起了眉头,这是不祥之兆啊,说实话皇帝不高兴自己就没命了,说慌就有违自己的职业操守,这就把这个桑田巫难住了。权衡之后呢,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算出来的告诉皇帝,说卦象显示,皇上可能吃不到今年新成熟的麦子了。
皇帝毕竟是重病,心里也有底,没有过多的责怪桑田巫,就叫他回去了。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皇帝虽然病没有好,但是也挨过了不少的时日。这天这皇帝突然来了胃口,想要吃麦子做的饭,下令献上新麦,并把桑田巫叫过来看着他吃。准备吃完再把桑田巫杀了,理由就是所预测之事不准,犯了欺君之罪。
就在新麦做的饭刚刚端上来时,景公肚子突然袭来一股胀痛感,就急忙去了茅厕,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他就这样掉到了粪坑了淹死了。终于还是没能吃上新麦做的饭,一代君王,也算是死的最憋屈的一个了吧。